2010/7/23

2010台北電影節(下)

寫完上篇我其實已經打結了,這次雖然看了不少國片,但卻沒有真的非常喜歡的,所以就選幾部覺得還不錯的簡單寫一下囉!

第36個故事
Taipei Exchanges

導演:蕭雅全
故事大綱:
朵兒開了一家夢想中的咖啡館,優雅、簡單、充滿濃濃咖啡香,但是個性大剌剌的妹妹薔兒,卻任性地在咖啡館裡玩起了「以物易物」遊戲,讓大量老舊雜物堆積在小小空間裡。

這個麻,如果想要觀賞這部片我覺得就「放寬心」去看吧!如果是很在意故事來龍去脈、合不合理、電影的中心思想和希望電影有頭有尾的人,就需要考慮一下,如果你只要看能看到桂綸鎂就心滿意足,這部片也是不錯的選擇,雖然我覺得裡頭妹妹薔兒的亮眼程度有完全壓倒性的勝利,大概就像是《一頁台北》裡的小高。

總之,這是一部都會小品,請記住「小品」這個關鍵詞,請忘掉什麼以物易物的噱頭和一切理性的思惟,總之去感受這部電影的氣氛遠比專注在情節上來的重要,柔美的攝影、動聽的音樂和美麗的女主角就是它最大的賣點了,我想可能很多喜歡一團莫名氛圍又不知其惆悵所以然的感性大眾可能無法認同我的說法,但這真的是對於一部電影事前認知的實話。

台北星期天
Pinoy Sunday

導演:何蔚庭
故事大綱:
馬諾奧,年輕單身、自命風流,一心肖想把到和雇主有一腿的美麗菲傭賽西麗;在同一工廠上班的老鄉迪艾斯,篤實憨厚、內斂寡言,一方面時刻掛念遠在家鄉的妻小,卻又和同在台灣工作的安娜勾勾纏纏。這個星期天,一張被遺棄在路邊的火紅沙發,勾起倒楣了半天的兩人目光。一前一後,兩人一起扛起沙發,展開這段城市魔幻之旅……。

雖然導演說這是一部單純的喜劇片,希望觀眾在電影開演五分鐘之後就能忘記特定族群的問題,但對我來說一直到電影結束,我仍感受到強烈「特定族群」的意味,也許是我自己太敏感,無法把它當作一部簡單的輕鬆小品看。並不是帶著某種眼光和想要探討問題的心態,而是不懂導演終究的定位,也許不以外勞作為主角,我就能開心的大笑吧!但撇開這塊障礙,這倒是部不失新鮮感的電影。

月滿軒尼詩
Crossing Hennessy

導演:岸西
故事大綱:
愛蓮和阿來分別住在軒尼詩道的兩旁,阿來為人隨和,沒什麼大理想,愛蓮寡言倔強、不喜交際。阿來母親替兩人相親,但雙方完全不感興趣,還故意把自己打扮成醜男醜婦。直到一次巧遇,放下了當日相親時的那份抗拒,愛意也因而慢慢地萌生……。

如果是喜歡港式溫馨輕喜劇的人,應該都會蠻喜歡這部片的,它並非《孤男寡女》那類標準的愛情喜劇,反而多了一點家庭味,要是讓我來說這根本是一個逃避長大的男孩終於長大了的成長故事,感情支線的發展老實說有點莫名其妙,但比起《第36個故事》裡的莫名,《月滿軒尼詩》處理的感情種類複雜不少,也比較人性,但要說浪漫也稱不上,不過也說不出這樣平平淡淡的有什麼不好,好吧!也許真的是老了,所以對這種類型的電影接受度也大了吧!

搖滾我還要
Do It Again

導演:羅伯‧派頓史普歐(Robert PATTON-SPRUILL)
故事大綱:
年屆不惑之年的中年記者,在自己四十歲生日之前突發奇想,要讓最鍾愛的英倫傳奇搖滾天團The Kinks重新復合。他抱起攝影機,尋訪這一個曾使英式搖滾勁旅Oasis、Blur奉為大師樂團的音樂歷程,要向資本主義宣告搖滾精神不死。

這次影展我只看了兩部外語片(除了日本片外),其中一部就是《搖滾我還要》,而且選擇這部影片的標準也是膚淺到不行,第一、它的片名有「搖滾」這個關鍵詞,第二、它的內容和英倫搖滾樂團有關,我連The Kinks是誰都還搞不清楚就上戲院去了,但事實證明我的膚淺判斷標準還是挺有用的,因為我又靠著一部電影新認識了一個樂團,一個我認為完全不遜色於The Beatles的樂團。

第一次真正認識The Beatles是在國中,當時就像是挖到某種源頭寶藏一樣的滿心歡喜,想不到十年後我認識了和The Beatles同期的The Kinks,還記得電影結束,當我回到家就開始搜尋關於這個樂團所有的資訊,在Youtube上按照年代聽過他們一首又一首的創作,赫然發覺The Kinks才是我接觸Brit-Pop的正宗,我發現我喜歡The Kinks的曲風勝於The Beatles,或許是因為The Kinks不那麼正面,多了點叛逆跟奇想,也多了點憤怒和矛盾吧!關於這個樂團在這裡先不多談,改天另闢一篇寫他們囉!

回到電影,基本上這還是一部紀錄片,但我覺得這部作品是整個復出行動告吹之後的產物,也就是失敗了才決定影片剪輯的方式,有點自暴自棄式地讓主角Robert走完全自high的路線,比較有趣的是影片最後處理的是「搖滾精神」而不再只是The Kinks,其中還包含Robert某種中年危機的意識感,所以整個行動雖然看起來荒謬無比,卻道出一個想脫出現實生活,去尋找一股熱忱和實踐一個想法的情態,其實The Kinks是不是真的復出對Robert來說也不是真正最重要的事情,感覺上他只想要大鬧一場,像個任性的小孩渴望證明自己還可以做些什麼,我想這是這部影片最後得到的意外收穫吧!

其中我很喜歡Robert訪問Zooey Deschanel時Zooey說:「如果你想要留唱片給自己的小孩,那就留搖滾樂吧!」搖滾樂或許沒有古典樂的歷史或所謂的「雋永」,但搖滾樂絕對擁有不死的靈魂,可以喚醒自由飛翔的心。XD

另外附上一首我特別喜歡的歌The Kinks的Waterloo Sunset。



差不多就這樣了,其實這次電影還有幾部國片不錯,但因為我不是利用電影節期間看的所以就不多介紹了,像是《聽說》和《一頁台北》,今年的國片可謂小品正紅啊!

2010台北電影節(上)


台北電影節結束以後,還沒時間好好整理就開始忙其他的行程,連補眠的時間都不太有,不過我總想要是沒利用剩餘的一點記憶寫些什麼,好像有點浪費那兩千多塊的套票。

這次台北電影節破天荒的從頭到尾都只有我一個去看電影,十幾部的電影讓我那幾個禮拜不停流連在西門町,每次都想趁待在Starbucks的時候把剛看完的電影心得寫一寫,卻每次都腦袋空空,只是不停地把剛買的書一本本看完,勉強進行了算是有氣質的活動。但現在的我已經懶到只想介紹幾部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電影,有的已經下檔有的還沒上映,有的可能以後看不到,但大致上選片的路線還是以日本片和國片為主,有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囉!

東京同棲生活
Parade

導演:行定勳
故事大綱:
講述五名同居在二房一廳狹小公寓的年輕男女,各自扮演屬於這個空間「真正的自己」,彷彿上演真實世界的連續劇。外在看似沒有任何交集的他們,因為這樣的共同生活,開始產生不可思議的關係。

老實說我對行定勳的了解不多,頂多就是知道他曾經擔任過岩井俊二的副導以及先前看過他導的《春之雪》,會看《春之雪》也是因為它是改編三島由紀夫作品《春雪》,看完沒有特別的感覺,頂多對這部片攝影的節奏還算欣賞,而行定勳的代表作《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我則是看到片名就完全沒有想看的慾望。

但《東京同棲生活》則讓我眼睛為之一亮,最主要的原因要歸功於它有個完整、吸引人的劇本和以黑色幽默建構都市物語的題材,看似輕鬆詼諧的公寓生活,利用大量細小的生活元素來鋪陳電影的真實性與每個主角性格,卻又在複雜零散的單一事件歸結出大都市裡所隱藏的種種問題。

這是一部相當「好看」的電影,節奏明快、人物性格明朗討喜、畫面處理濃豔又不失日系電影的乾淨質感,對於喜歡日式幽默的觀眾來說,它真的是讓人愉悅的作品,但如果要涉及它內面想深刻探索的人性卻又讓人不寒而慄,而真正的恐懼就來自於冷漠。基本上我是個習慣並且依賴都市冷漠的人,越有距離感會讓我越安心,但我明白自己情感的累積並不出於此,真實的冷漠是共同經營一段冷漠的親暱關係,也就是對於他人本質上的徹底無視才能相處。

電影改編自吉田修一的同名小說,在電影結束後我就立刻買了小說,不得不說讚賞導演改編的劇本毫不遜色於原著,所以在看完小說的同時,我已經喜歡上為吉田修一和行定勳了。XD


新熟女時代
The Women Fall in Love Twice

導演:行定勳
故事大綱:
小說家獨自坐在咖啡廳一角寫稿,絞盡腦汁卻毫無靈感,無意間聽到鄰桌客人的聊天談話,於是將戀愛眾生相一一轉化成創作素材。

依然是行定勳和吉田修一作品的結合,除了不改幽默的風格之外,這部片和《東京同棲生活》卻有完全不同的表現,《新熟女時代》原本在日本是手機限定的五個短篇小電影,五個故事由小說家進行串連,每個故事的主題都圍繞在「讓人難忘的女人」上,因為每個故事都是短篇,所以故事架構都充滿短片的精神,和台灣的短片不同,沒有深奧艱澀的議題和意識,也沒有過於跳躍的思考模式,完全以每個故事本身的張力和演員的表現取勝。

當然五位美麗的女主角和溫和潔淨的電影畫面也是使這部電影令人賞心悅目的關鍵,淡淡地、甜甜地、酸酸地,屬於五個男人平凡又不平凡的戀愛回憶錄,是部可愛溫馨的小品之作,而對我來說這是一部相當鼓舞的電影,看完之後會燃起熊熊的拍片魂,因為好的短片真的不需要多餘花錢的要素,只要有一個好的故事和演員就行了(但好的演員似乎就打死一票人了XD)。

要說起來這就是一部非常商業取向的電影,我是不曉得它跟《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像不像,但我確實喜歡《新熟女時代》這部作品,比較有趣的是導演的映後Q&A被問到手機電影和真正電影在拍攝的時候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導演回答說他本身非常討厭手機,所以雖然被片商不斷要求多拍一些特寫鏡頭好方便在手機觀賞,他卻完全按照大螢幕的構圖模式去思考,這樣當大家將這部片放到大螢幕上的時後才會覺得:「哇!大螢幕真好。」真是個有趣人。



乘著光影旅行
Let the Wind Carry Me

導演:姜秀瓊、關本良
故事大綱:
他永遠往前跑,一秒二十四格,是李屏賓的步履節奏。沒有翅膀,卻攜著他的眼睛和心靈上路,追趕快要流失的光色,變換成每個導演的意像。緊隨他匆促晃蕩的身影,拾回每格底片夾縫間,遺落下的記憶碎片,找到了他留給台灣影像的情感歷史。但最後卻發現:叫人動容的不僅只是光和影,更有風和人,以及離開電影院後,那回家的路。

傳記式的紀錄片最重要的還是那個主角本身,因為李屏賓是一個我很喜歡的攝影,所以對這部片才會產生比較深刻的共鳴,從《戀戀風塵》、《悲情城市》、《半生緣》、《花樣年華》、《咖啡時光》、《最好的時光》、《空氣人形》,他默默影響了不同時期的我,我覺得李屏賓吸引人的不是他的攝影風格,大致來說他的風格是緊貼導演的,他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他重現導演想表達的,讓畫面和電影想說的主旨契合,並且閃耀著美麗的光芒,某種意義上他讓在鏡頭下的演員發光,他總是能捕捉到一個精髓並且使它散佈在整部電影,我一直認為攝影是電影的靈魂,那是其他表演藝術所沒有的。

但單就紀錄片而論,這部片卻有些太矯情,有太明顯的取向和刻意迴避的問題,所以對我來說它不算是一部成功的紀錄片,不過由於導演關本良本身也是攝影師,所以影的畫面的質感比起其他紀錄片是遠遠在水準之上的,但與其說是記錄,不如說它是一個攝影師結合另外一為攝影師所延伸出的攝影作品吧!

2010/7/14

喃喃晨光


天色過渡交接,搬家後我習慣不開燈,面向著整片透光的落地窗迎接陽光慢慢滲透房間,想像自己正等待心愛的人一起進入夢鄉。這種機會不算多,因為我已經不像過去那樣難入眠,但這個月由著世足比賽擾亂生活作息,我的等待和想念似乎又多了起來。

一直想寫充分被愛與愛的故事,但往往到敲打鍵盤時,心情會自然變得冷淡,談不上任何相愛時體現的美好。過去戀情明明未帶給我任何創傷,我甚至只能記起它們甜蜜、值得壞念的部份,因為知道自己是如何被呵護及放任,所以說不出隻字片語的埋怨。

然而我卻無法說起任何愛意濃厚的故事,也許夾帶在電腦不知名檔案夾中一些無意識極盡發洩的文章勉強能透露我曾經愛過,卻仍敵不過我的執著和自私。

至於現在,日子該怎麼過?不能老是買本書踏進咖啡館,或者窩在沙發上播放大堆的DVD後再瘋狂逛上各大唱片行。也許是該找份工作、存一點錢然後永遠離開自己熟悉的人事物,一遍又一遍熟悉再離開、熟悉再離開,像以為的愛情?從強迫自己結束上一場單戀開始,才真正熱愛單身的我,卻喪失將另一個人編制在未來的能力,我開始找不到他們安插的位置和可能性。就算想找個人陪伴或戀愛,卻無法跨越心理不帶情感的理智,它隨時睥睨我,並且告訴我:「妳原本只是孤獨的人,所以請別讓自己成為可憎的人。」

為寂寞而需要的陪伴事實上對關於「愛」的故事仍然沒有幫助。不!或者不是因為寂寞,只是因為經痛,為了那種嗑大量止痛藥仍無法停止的疼痛,彷彿千萬根針在腰椎裡鑽洞,分不清哪兒才是痛的根源,腰部以下的暫時癱瘓使人暈眩,裹著被子發著冷汗在枕頭上混著不經意流下的眼淚。

如果愛戰勝得了疼痛,「孤立無援」大概就不存在了吧!我下意識想念一些人,希望能分心在任何重要或不重要的事情上,直到窗外開始響起車輛行駛的聲響,清晨七點鐘,市場的攤販埋首準備著,而我終於選擇寫一篇關於依舊沒有愛的黎明。

昨日伴隨黎明的是一部叫做《賣百科全書的女人》(le secret)的法國電影,一部讓我痛哭流涕的情慾片,我應該可以稱它情慾片吧!即便重點是痛哭,並且更重要的是它讓我認識水星逆轉(Mercury R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