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7/23

2010台北電影節(下)

寫完上篇我其實已經打結了,這次雖然看了不少國片,但卻沒有真的非常喜歡的,所以就選幾部覺得還不錯的簡單寫一下囉!

第36個故事
Taipei Exchanges

導演:蕭雅全
故事大綱:
朵兒開了一家夢想中的咖啡館,優雅、簡單、充滿濃濃咖啡香,但是個性大剌剌的妹妹薔兒,卻任性地在咖啡館裡玩起了「以物易物」遊戲,讓大量老舊雜物堆積在小小空間裡。

這個麻,如果想要觀賞這部片我覺得就「放寬心」去看吧!如果是很在意故事來龍去脈、合不合理、電影的中心思想和希望電影有頭有尾的人,就需要考慮一下,如果你只要看能看到桂綸鎂就心滿意足,這部片也是不錯的選擇,雖然我覺得裡頭妹妹薔兒的亮眼程度有完全壓倒性的勝利,大概就像是《一頁台北》裡的小高。

總之,這是一部都會小品,請記住「小品」這個關鍵詞,請忘掉什麼以物易物的噱頭和一切理性的思惟,總之去感受這部電影的氣氛遠比專注在情節上來的重要,柔美的攝影、動聽的音樂和美麗的女主角就是它最大的賣點了,我想可能很多喜歡一團莫名氛圍又不知其惆悵所以然的感性大眾可能無法認同我的說法,但這真的是對於一部電影事前認知的實話。

台北星期天
Pinoy Sunday

導演:何蔚庭
故事大綱:
馬諾奧,年輕單身、自命風流,一心肖想把到和雇主有一腿的美麗菲傭賽西麗;在同一工廠上班的老鄉迪艾斯,篤實憨厚、內斂寡言,一方面時刻掛念遠在家鄉的妻小,卻又和同在台灣工作的安娜勾勾纏纏。這個星期天,一張被遺棄在路邊的火紅沙發,勾起倒楣了半天的兩人目光。一前一後,兩人一起扛起沙發,展開這段城市魔幻之旅……。

雖然導演說這是一部單純的喜劇片,希望觀眾在電影開演五分鐘之後就能忘記特定族群的問題,但對我來說一直到電影結束,我仍感受到強烈「特定族群」的意味,也許是我自己太敏感,無法把它當作一部簡單的輕鬆小品看。並不是帶著某種眼光和想要探討問題的心態,而是不懂導演終究的定位,也許不以外勞作為主角,我就能開心的大笑吧!但撇開這塊障礙,這倒是部不失新鮮感的電影。

月滿軒尼詩
Crossing Hennessy

導演:岸西
故事大綱:
愛蓮和阿來分別住在軒尼詩道的兩旁,阿來為人隨和,沒什麼大理想,愛蓮寡言倔強、不喜交際。阿來母親替兩人相親,但雙方完全不感興趣,還故意把自己打扮成醜男醜婦。直到一次巧遇,放下了當日相親時的那份抗拒,愛意也因而慢慢地萌生……。

如果是喜歡港式溫馨輕喜劇的人,應該都會蠻喜歡這部片的,它並非《孤男寡女》那類標準的愛情喜劇,反而多了一點家庭味,要是讓我來說這根本是一個逃避長大的男孩終於長大了的成長故事,感情支線的發展老實說有點莫名其妙,但比起《第36個故事》裡的莫名,《月滿軒尼詩》處理的感情種類複雜不少,也比較人性,但要說浪漫也稱不上,不過也說不出這樣平平淡淡的有什麼不好,好吧!也許真的是老了,所以對這種類型的電影接受度也大了吧!

搖滾我還要
Do It Again

導演:羅伯‧派頓史普歐(Robert PATTON-SPRUILL)
故事大綱:
年屆不惑之年的中年記者,在自己四十歲生日之前突發奇想,要讓最鍾愛的英倫傳奇搖滾天團The Kinks重新復合。他抱起攝影機,尋訪這一個曾使英式搖滾勁旅Oasis、Blur奉為大師樂團的音樂歷程,要向資本主義宣告搖滾精神不死。

這次影展我只看了兩部外語片(除了日本片外),其中一部就是《搖滾我還要》,而且選擇這部影片的標準也是膚淺到不行,第一、它的片名有「搖滾」這個關鍵詞,第二、它的內容和英倫搖滾樂團有關,我連The Kinks是誰都還搞不清楚就上戲院去了,但事實證明我的膚淺判斷標準還是挺有用的,因為我又靠著一部電影新認識了一個樂團,一個我認為完全不遜色於The Beatles的樂團。

第一次真正認識The Beatles是在國中,當時就像是挖到某種源頭寶藏一樣的滿心歡喜,想不到十年後我認識了和The Beatles同期的The Kinks,還記得電影結束,當我回到家就開始搜尋關於這個樂團所有的資訊,在Youtube上按照年代聽過他們一首又一首的創作,赫然發覺The Kinks才是我接觸Brit-Pop的正宗,我發現我喜歡The Kinks的曲風勝於The Beatles,或許是因為The Kinks不那麼正面,多了點叛逆跟奇想,也多了點憤怒和矛盾吧!關於這個樂團在這裡先不多談,改天另闢一篇寫他們囉!

回到電影,基本上這還是一部紀錄片,但我覺得這部作品是整個復出行動告吹之後的產物,也就是失敗了才決定影片剪輯的方式,有點自暴自棄式地讓主角Robert走完全自high的路線,比較有趣的是影片最後處理的是「搖滾精神」而不再只是The Kinks,其中還包含Robert某種中年危機的意識感,所以整個行動雖然看起來荒謬無比,卻道出一個想脫出現實生活,去尋找一股熱忱和實踐一個想法的情態,其實The Kinks是不是真的復出對Robert來說也不是真正最重要的事情,感覺上他只想要大鬧一場,像個任性的小孩渴望證明自己還可以做些什麼,我想這是這部影片最後得到的意外收穫吧!

其中我很喜歡Robert訪問Zooey Deschanel時Zooey說:「如果你想要留唱片給自己的小孩,那就留搖滾樂吧!」搖滾樂或許沒有古典樂的歷史或所謂的「雋永」,但搖滾樂絕對擁有不死的靈魂,可以喚醒自由飛翔的心。XD

另外附上一首我特別喜歡的歌The Kinks的Waterloo Sunset。



差不多就這樣了,其實這次電影還有幾部國片不錯,但因為我不是利用電影節期間看的所以就不多介紹了,像是《聽說》和《一頁台北》,今年的國片可謂小品正紅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