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三月的敗家程度,真的是誇張到不行,但我卻一件新衣服、新飾品也沒添購,看見商店裡的單品只差沒把自己眼睛戳瞎然後快步離去...。這一切都是因為敗完小黑鳥一個月後我又敗了一台「LOMO LC-A」,我想讓我瘋狂的原因除了徹底愛上拿底片的快感和轉底片的莫名其妙之外,還有拿到底片的打擊也燃起我越挫越勇的好勝心(雖然很多時候看到糊到不行的底片都超想哭的...),所以以後看到我拿小黑鳥跟LC-A拍照...事後都不要問我照片呢?大概一半以上都放水流了...﹦﹦但就是上癮到無法控制了...。
來說說這台LC-A好了,當初買小黑鳥就知道自己應該會再買一台底片機,只是當時很猶豫要不要敗Nikon FM2來玩單眼底片機,但敗之前又一直在底片跟數位之間掙扎老半天,同時又仍一直想再敗一台LOMO機...就在我猶豫不決之時,在網路上找到這台1987(小我一歲啊!)的LC-A,剛剛從俄國到台灣等待買主...嗯!(接下來就不用說了...)也不用考慮是要買數位還底片了...短期內我只剩這台LC-A可以依靠了...。
LC-A算是正宗的LOMO機,但和現在誠品賣的LC-A+(LC-A的複製版)又有點不同,當初為了搞懂版本的問題花了不少時間,最後還是選擇LC-A...一方面是價錢差了三千多,另一方面除了他的濃郁的色彩跟暗角,這台相機更吸引我的是它莫名其妙的歷史跟傳說,原本由蘇聯列寧格勒光學儀器工廠製造的LC-A使用特殊的拉氏鏡頭,集所有相機的缺點於一身,但它不確定和詭異的風格卻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尤其在誠品進了一系列LOMO相機之後好像在台灣造成小小的風潮,也許現在買它剛好趕上一窩蜂的熱潮,不過我想它的魅力就在於喜歡對這種相片感覺的人來說,LOMO可以是一種生活和靈感吧!對我自己來說,我喜歡它能帶給我的生活意外的樂趣跟看法。
LC-A跟小黑鳥最大的差別在於它比較好攜帶,光圈選擇性高,但使用最好調Auto啦!因為這樣它會自動測光,能讓拍照的成功率大大提升。另外它有ISO值可以調,讓增感的玩法更有趣,不過也還是有缺點,那就是觀景窗很小,沒有小黑鳥來得有趣...,另外比較容易發生脫勾的悲慘事件,昨天去福隆照的底片似乎就發生慘劇...目前不知道能存活多少照片,我青春愉悅的回憶啊!脫勾了就不能重來了... ﹦﹦。不過買了這台LC-A出門就跟神經病一樣帶三台相機,我想以後平時我應該會帶著LC-A跟我的Can仔,出遊天氣好再帶上小黑鳥玩玩齒格沖洗,包包真是越來越重了...。
以下是一些試拍卷的照片,我貼了裡面的Sky系列,還有一些些就放在相簿裡讓大家自己觀賞囉!不得不說,拿到第一捲LC-A的成品,真的是超開心的...因為成功率比起小黑鳥根本是神級的啊!!
1.LC-A面對陽光所產生的暗角真的很迷人。
2.在影像的細緻度表現上,也比小黑鳥好一點,可能是因為沒玩增感吧!
3.只要光線充足,快速移動也OK,這張照片是時速60的情況拍的。
4.拍天空真是很好的開始,能為自己增加不少信心...。
更多照片☆LOMO LC-A☆初體驗
LC-A規格
* 鏡頭:35mm
* 快門:2~1/500
* ISO :25~400
* 光圈:f2.8~f16、A
* 對焦:手動。0.8米、1.5米、3米、無限遠
* 重量:250g
* 熱靴:單點觸發熱靴
2009/3/31
2009/3/30
咖啡與白開水
三點了,闔上手中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起身倒了杯水,我望向透明玻璃門旁靠窗的座位,她還是沒有出現。
「生日快樂。她還是沒來啊!」Amy送來一塊蒙布朗和咖啡。
和兩年前的今天一樣,當時為了完成一部長篇小說找到這裡,從此以後每天下午我都待在這間位於巷內的「海洋」。Amy是這裡的領班,兩年多前她還是新進的服務生,因為不小心打翻我的咖啡意外地跟我熟識起來,得知那天是我生日之後在當天自掏腰包招待我店裡的蒙布朗當作禮物,蒙布朗和白開水女孩恰巧在同一天走進我的「海洋」。
「謝謝!」接過蒙布朗,「我想她不會出現了。」我回應著Amy。
其實我並不喜歡蒙布朗,我卻不曾告訴Amy栗子奶油對我來說太甜了,蒙布朗的底座是空洞的蛋白餅,上面擠上鮮奶油和栗子奶油,整體口感很不紮實,比起蒙布朗我反而喜歡年輪蛋糕或蛋糕捲實心的感覺。我想Amy一直視我為稱得上朋友的熟客,不過這種類型的關係卻最令我頭痛,卡在說不出真心話又不能不應付的程度。記得那天我略微痛苦地吃著過甜的蒙布朗順便打量店裡的客人,白開水女孩在這時走進店裡,敲響門口掛的風鈴,她穿著全白的連身洋裝,搭上毫無特色的五官和特別白皙的皮膚,像張白紙。
我覺得自己一定在另外一個時空中見過她,在輕盈而飄忽的記憶中映著花白印象,但後來想想她存在的意象很可能只是瞬間刷白的記憶,並不真實存在,坐在窗邊的她像是隨時會消失的累贅品,彷彿會將時間軸傾斜一般不真實。但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她的舉動,她向Amy點了杯咖啡後又替自己倒了杯白開水,當咖啡送上後她卻要求Amy將咖啡放在她對面的位置上。剛開始我以為她在等人,事實上她在「海洋」待了三個小時後離開,沒有人碰過那杯咖啡,包括她自己。
白開水女孩和我一起變成「海洋」的熟客,每天下午三天準時報到,為空氣點一杯咖啡、替自己倒白開水,拿出自己準備的書籍閱讀,晚上六點離開。不過她比自己更有原則,她從不和Amy說多餘的話,只說一句:「一杯藍山咖啡。」到後來甚至連這句話也省了,Amy兩點五十五分便開始煮咖啡,並在她倒完白開水坐下後送上。
我一直固定坐在「海洋」最隱密的牆角沙發區,而她固定坐在最顯眼的窗邊,漸漸我開始想知道她都看些什麼書?為什麼替空氣點咖啡?然而後者的答案和她選擇書籍的類別一樣沒有邏輯,《怨女》、《海邊的卡夫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與腦對話 : 腦呼吸啟動生命能量》、《條碼的祕密》、《電影類型與類型電影》、《西藏生死書》……。好幾個月過去我才發現,也許她不介意手上拿著什麼書,更不在意書的內容和自己是不是對這本書有興趣,她要的只是一種形式,把咖啡、白開水、閱讀連結成儀式,可能關乎自己對他人的承諾、實驗或塑造在他人眼中自己的形象,不論答案是什麼,她都用自己幾乎模糊的表象影響著她生存空間裡的人事物。
就在去年的今天,白開水女孩消失了。我總覺得她很適合拿來填補時間的空檔,她活在我不經意的時間中卻很真實地佔據時間密度,最後離開的方式卻不具任何痕跡,才發現空檔其實沒有因為被填補而消失,只是被暫時遺忘而已。然而我卻因為她的消失陷進時間失衡的狀態,即便她並未針對我做出任何舉動,也能形成制約的力量。空氣稀釋她遺留下的咖啡餘味,我竟無法釋去之後的淡薄,每天下午三點替自己點上一杯藍山咖啡再替空氣倒一杯白開水,長篇小說早就已經完成了,我卻離不開「海洋」,當身體一部份在自己極為熟悉的場域中遺失卻絲毫沒有頭緒,又怎能帶著殘缺的自己離開呢?我以為白開水女孩的輕沒有重量所以不用防備,沒想到她卻使我的生命超過載重的負荷。
後記:
這個極短篇除了「我生日」之外,都是虛構的。看到這個徵文題目「咖啡與白開水」覺得很有趣,想說自己可以寫點什麼,很久沒寫小說了…雖然這也稱不上小說,總之當作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囉!
今天是23歲的生日,去年的願望沒有實現,卻又許了新的願望,如果不預備實現願望,人又為什麼許願呢?
2009/3/29
歡迎搭乘《音樂時光機》
想介紹一個很厲害的音樂網站給大家
應該可以說是音樂時光機的系統
裡面有很多不同國家、類型的音樂
總共有18種音樂類型呢!不過我最常聽的還是metal、rock兩個類型^^"
除了音樂類型的分類它還有發行年代可以選擇
這樣才叫時光機麻~!
從1950~2000年以後的音樂都有...超強的
不只如此
它還有兩個很妙的功能:Mood、Dance的座標圖
Mood一共分成Dark<--->Positive、Engergetic<--->Calm
Dance則分成Dance跟Tempo的加減程度幫助大家更精確的找到自己想聽的音樂
這個網站對我來說最棒的地方在於可以認識更多自己以往不知道的音樂
音樂量很多、介面又漂亮(果然是很重外表的...)
其實他應該有更多功能...像是加入會員什麼的
也可以把音樂弄成自己的清單和最愛
如果聽到喜歡的音樂可以點選他的專輯封面
會連結到專輯的介紹網站...也可以購買
不過都是全英文的就是了!
所以我的做法是會把專輯名稱跟演唱者抄起來去唱片行找啦!^^"
但這網站有時候會有點秀逗
也就是無法選擇...這個時候就要做些妥協...
得放棄有趣的音樂連線系統
改點選網站上面的wii、PS3系統
就可以聽了...介面雖然醜了點...但就將就一下吧!^0^
畢竟這麼多免費的音樂可以聽是很難得的
想要對某種音樂類型有所研究的人
這個網站真的超好用喔!
請大家有機會一定要試試
不過沒有中文歌就是了...!
請點選☆★音樂時光機★☆
應該可以說是音樂時光機的系統
裡面有很多不同國家、類型的音樂
總共有18種音樂類型呢!不過我最常聽的還是metal、rock兩個類型^^"
除了音樂類型的分類它還有發行年代可以選擇
這樣才叫時光機麻~!
從1950~2000年以後的音樂都有...超強的
不只如此
它還有兩個很妙的功能:Mood、Dance的座標圖
Mood一共分成Dark<--->Positive、Engergetic<--->Calm
Dance則分成Dance跟Tempo的加減程度幫助大家更精確的找到自己想聽的音樂
這個網站對我來說最棒的地方在於可以認識更多自己以往不知道的音樂
音樂量很多、介面又漂亮(果然是很重外表的...)
其實他應該有更多功能...像是加入會員什麼的
也可以把音樂弄成自己的清單和最愛
如果聽到喜歡的音樂可以點選他的專輯封面
會連結到專輯的介紹網站...也可以購買
不過都是全英文的就是了!
所以我的做法是會把專輯名稱跟演唱者抄起來去唱片行找啦!^^"
但這網站有時候會有點秀逗
也就是無法選擇...這個時候就要做些妥協...
得放棄有趣的音樂連線系統
改點選網站上面的wii、PS3系統
就可以聽了...介面雖然醜了點...但就將就一下吧!^0^
畢竟這麼多免費的音樂可以聽是很難得的
想要對某種音樂類型有所研究的人
這個網站真的超好用喔!
請大家有機會一定要試試
不過沒有中文歌就是了...!
請點選☆★音樂時光機★☆
2009/3/28
貧民百萬富翁 D:命中註定
《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影片年份:2008
出 品 國:UK | USA
出 品:Celador Films
發 行 商:山水國際
語 言:English | Hindi
色 彩:Color
音 效:Dolby Digital | SDDS | DTS
導演:
丹尼鮑伊Danny Boyle
編劇:
賽門鮑弗伊
演員:
伊凡卡漢
戴夫帕托
將小說改編成電影的侷限性有多大?可能取決於影片保留故事完整性的程度,這次Oscar的最佳影片入圍裡《貧民百萬富翁》和《班傑明的奇幻旅程》都是從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兩部片有極相似之處卻又有完全不同的發展,由於我並沒有看過原著所以單就故事架構本身來看會發現,《貧民百萬富翁》和《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同樣自傳式的文體的表現方式一個是將過度真實情節戲劇化另一個則是把過度虛幻的情節真實化。兩部片我個人喜歡《貧民百萬富翁》,但又忍不住想如果把讓Danny Boyle和David Fincher兩位導演把劇本交換,結果會不會讓影片更有趣。
不過這篇文章主想講的還是《貧民百萬富翁》,在電影一開始我就被完全吸引,心裡一直想著開始就玩那麼大,那後面怎麼辦?但一直到最後片尾曲結束都讓我嘆為觀止,倒不是劇情多吸引人,這類利用貧窮、落後發人省思的人道議題當作核心的電影向來就特別討喜,電影吸引我的反而是華麗的手法跟畫面,對於鏡位、節奏、音樂的掌握以及導演想融合英國與印度電影特色的野心。如果喜歡Danny Boyle的電影,應該就會一直注意他對電影劇本的挑戰,也不難發現這部片在本質上和他以往電影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背景寫實度的設定,其實電影中有很多畫面不處理的那麼花俏反而更能營造出情緒,但心裡又忍不住希望導演能再花俏一點,但這個劇本本身的背景設定又太真實,實在有點可惜了Danny Boyle的才能,所以我才覺得也許《班傑明的奇幻旅程》能玩出更多意識和情緒的東西,而David Fincher卻用很中規中矩的方式表現這部影片,這個手法用在《貧民百萬富翁》能讓這部影片導向更有深度和感染力的方向,也許創意會少一點但也不見得不好,總比Danny Boyle努力想突破卻礙於故事本身而綁手綁腳來得好。
但若撇開對Danny Boyle的過多期望,《貧民百萬富翁》本身就是一部很棒的電影,尤其是音樂和畫面,還有導演對於影片本身的嘗試和想法也很精準地展現在電影裡頭,而它討喜的戲劇化情節跟演員自然深刻的演出都讓這部片大大加分,影片對於精簡瑣碎的枝蔓情節做得很好,也有相當單一明確的目的性:不搧情、不拖泥帶水、愛、勇氣、信仰和完美大結局,也許太多正面的情緒讓我有點不習慣,但在最後的歌舞劇才覺得這一切都只是Danny Boyle的遊戲,當場很想大笑。
海報上的問題:貧民孩子默傑將贏得百萬美金,他是怎麼辦到的?最後的答案是命中註定,這個問題在這部片裡被刻意凸顯是否意味著另外嘲諷的角度?因為電影中的主角從小遭遇到很多困境和傷害卻靠著自己的力量不斷改變現狀、找到出口,而猜謎節目本身又象徵翻身、改變,但最後這一切依然歸咎為『命中註定』,讓我覺得最後那場宛如印度歌舞片的結尾也是這部電影的命中註定一樣,而電影的調性、情節和風格走向也早就註定了一樣,這同時也凸顯印度的核心價值,一個印度社會一直以來信奉的精神。
站在個人的立場,我之後絕對會買片DVD來收藏好作為鏡頭運用的研究指南,但如果是喜歡Danny Boyle過去那種妄想、複雜與虛無的觀眾可能會有點失望,因為《貧民百萬富翁》的設定很直率沒有什麼太灰色的地帶,總之正面、反面都很清楚,雖然少了點樂趣,卻讓觀影的心情輕鬆不少啊!
影片年份:2008
出 品 國:UK | USA
出 品:Celador Films
發 行 商:山水國際
語 言:English | Hindi
色 彩:Color
音 效:Dolby Digital | SDDS | DTS
導演:
丹尼鮑伊Danny Boyle
編劇:
賽門鮑弗伊
演員:
伊凡卡漢
戴夫帕托
將小說改編成電影的侷限性有多大?可能取決於影片保留故事完整性的程度,這次Oscar的最佳影片入圍裡《貧民百萬富翁》和《班傑明的奇幻旅程》都是從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兩部片有極相似之處卻又有完全不同的發展,由於我並沒有看過原著所以單就故事架構本身來看會發現,《貧民百萬富翁》和《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同樣自傳式的文體的表現方式一個是將過度真實情節戲劇化另一個則是把過度虛幻的情節真實化。兩部片我個人喜歡《貧民百萬富翁》,但又忍不住想如果把讓Danny Boyle和David Fincher兩位導演把劇本交換,結果會不會讓影片更有趣。
不過這篇文章主想講的還是《貧民百萬富翁》,在電影一開始我就被完全吸引,心裡一直想著開始就玩那麼大,那後面怎麼辦?但一直到最後片尾曲結束都讓我嘆為觀止,倒不是劇情多吸引人,這類利用貧窮、落後發人省思的人道議題當作核心的電影向來就特別討喜,電影吸引我的反而是華麗的手法跟畫面,對於鏡位、節奏、音樂的掌握以及導演想融合英國與印度電影特色的野心。如果喜歡Danny Boyle的電影,應該就會一直注意他對電影劇本的挑戰,也不難發現這部片在本質上和他以往電影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背景寫實度的設定,其實電影中有很多畫面不處理的那麼花俏反而更能營造出情緒,但心裡又忍不住希望導演能再花俏一點,但這個劇本本身的背景設定又太真實,實在有點可惜了Danny Boyle的才能,所以我才覺得也許《班傑明的奇幻旅程》能玩出更多意識和情緒的東西,而David Fincher卻用很中規中矩的方式表現這部影片,這個手法用在《貧民百萬富翁》能讓這部影片導向更有深度和感染力的方向,也許創意會少一點但也不見得不好,總比Danny Boyle努力想突破卻礙於故事本身而綁手綁腳來得好。
但若撇開對Danny Boyle的過多期望,《貧民百萬富翁》本身就是一部很棒的電影,尤其是音樂和畫面,還有導演對於影片本身的嘗試和想法也很精準地展現在電影裡頭,而它討喜的戲劇化情節跟演員自然深刻的演出都讓這部片大大加分,影片對於精簡瑣碎的枝蔓情節做得很好,也有相當單一明確的目的性:不搧情、不拖泥帶水、愛、勇氣、信仰和完美大結局,也許太多正面的情緒讓我有點不習慣,但在最後的歌舞劇才覺得這一切都只是Danny Boyle的遊戲,當場很想大笑。
海報上的問題:貧民孩子默傑將贏得百萬美金,他是怎麼辦到的?最後的答案是命中註定,這個問題在這部片裡被刻意凸顯是否意味著另外嘲諷的角度?因為電影中的主角從小遭遇到很多困境和傷害卻靠著自己的力量不斷改變現狀、找到出口,而猜謎節目本身又象徵翻身、改變,但最後這一切依然歸咎為『命中註定』,讓我覺得最後那場宛如印度歌舞片的結尾也是這部電影的命中註定一樣,而電影的調性、情節和風格走向也早就註定了一樣,這同時也凸顯印度的核心價值,一個印度社會一直以來信奉的精神。
站在個人的立場,我之後絕對會買片DVD來收藏好作為鏡頭運用的研究指南,但如果是喜歡Danny Boyle過去那種妄想、複雜與虛無的觀眾可能會有點失望,因為《貧民百萬富翁》的設定很直率沒有什麼太灰色的地帶,總之正面、反面都很清楚,雖然少了點樂趣,卻讓觀影的心情輕鬆不少啊!
2009/3/24
晴天鳥
和小黑鳥相處一段時間之後,決定叫它「晴天鳥」
因為除非是大晴天,不然它脾氣都不太好...
這次帶它回台中特地把家裡的燈都打開來配合它
依然無用...再次浪費一捲底片~"~
不過也算是學了教訓,晴天鳥對於黃色電燈泡的感應特別差請用戶特別注意!!
也許用100的底片真的不能太要求...不過晴天鳥的光圈形同虛設是事實
永遠只能選擇晴天!!
以下是這幾個禮拜拍的一些新照片
努力克制不要拍太多,因為洗照片的錢真的好昂貴啊!
1.在學校天台拍的,差點沒站穩的驚險照片。自己很喜歡裡面的歪斜感,跟照片的主人一樣...。
2.剩一張底片在車上亂拍的重曝照片,效果意外的還不錯...因為每次玩重曝都失敗...。
3.去靈骨塔掃墓也要拍照?真的有點毛病,但我下次不敢了!拍完回家脖子就開始怪怪的...(佩吟!給我杯符水好了...)
4.為什麼不敢?因為這張好像變成靈異照片了,我拍的時候明明有看到一家人在插香...但洗出來只剩下淡淡的人影,而且看起來好像合成照...。
5.姊妹們聚會前和屎如到賣場採購,燈火通明的大賣場拍出來很像是去山洞採購...晴天鳥是很有個性的。
6.這看起來會讓人覺得冰櫃跟裡面的食物都壞掉了吧!0.0
目前小黑鳥還沒吃過400的底片,所以還不能隨便冤枉它...。
但我打算以後只在晴天帶它出門
另外它還出現別的問題,那就是要找間掃齒格尺寸的沖印店好難啊!
而且價格普遍昂貴...一捲沖+掃要200大洋足足貴了80...
不管啦!我下次一定要洗一捲齒格的照片!!
更多小黑鳥照片☆Black Bird Fly☆
因為除非是大晴天,不然它脾氣都不太好...
這次帶它回台中特地把家裡的燈都打開來配合它
依然無用...再次浪費一捲底片~"~
不過也算是學了教訓,晴天鳥對於黃色電燈泡的感應特別差請用戶特別注意!!
也許用100的底片真的不能太要求...不過晴天鳥的光圈形同虛設是事實
永遠只能選擇晴天!!
以下是這幾個禮拜拍的一些新照片
努力克制不要拍太多,因為洗照片的錢真的好昂貴啊!
1.在學校天台拍的,差點沒站穩的驚險照片。自己很喜歡裡面的歪斜感,跟照片的主人一樣...。
2.剩一張底片在車上亂拍的重曝照片,效果意外的還不錯...因為每次玩重曝都失敗...。
3.去靈骨塔掃墓也要拍照?真的有點毛病,但我下次不敢了!拍完回家脖子就開始怪怪的...(佩吟!給我杯符水好了...)
4.為什麼不敢?因為這張好像變成靈異照片了,我拍的時候明明有看到一家人在插香...但洗出來只剩下淡淡的人影,而且看起來好像合成照...。
5.姊妹們聚會前和屎如到賣場採購,燈火通明的大賣場拍出來很像是去山洞採購...晴天鳥是很有個性的。
6.這看起來會讓人覺得冰櫃跟裡面的食物都壞掉了吧!0.0
目前小黑鳥還沒吃過400的底片,所以還不能隨便冤枉它...。
但我打算以後只在晴天帶它出門
另外它還出現別的問題,那就是要找間掃齒格尺寸的沖印店好難啊!
而且價格普遍昂貴...一捲沖+掃要200大洋足足貴了80...
不管啦!我下次一定要洗一捲齒格的照片!!
更多小黑鳥照片☆Black Bird Fly☆
2009/3/22
2009/3/21
我只是想跟你在一起
如果有個多年的好友突然說:「我只是想跟妳在一起。」一般人會回答什麼呢?我回答她:「我也好想找個人這樣說…。」意識到自己漸漸失去愛人的能力實在令人恐慌,覺得是自己還不夠想談戀愛,卻沒想過是不是自己已經無法談戀愛;以為自己準備好,但出現對象才發現自己根本沒能力投入愛情,膽怯、多心與疑慮漲滿整內心揮之不去,腦袋開始縈繞波妞勇敢追尋純粹愛情的身影,我突然想找回當初能坦率說出:「我只是想跟你在一起」的自己。
我當然沒有跟婷婷在一起,但我仍想了個約會的地點像是扮演稱職男朋友,選擇去「木柵動物園」這個兩個人加起來有十幾年沒去過的地方,帶著青春洋溢的樣子看園內情侶閃光,還有一堆不知道為什麼不用上班的父母帶著至少兩個的孩子出遊,讓人完全看不出台灣生育率低在哪裡。
在一個應該充滿歡樂和童真夢想的地方卻能看見人類根深蒂固的劣根性,看到睡覺的動物希望牠能起床動動,看到一直表演相同動作的動物卻打從心底覺得牠得了強迫症很可憐;看到動物在岸邊就希望牠能下水游個泳,看到動物在水裡就希望牠能上岸散散步,讓我想到婷婷過去說的「高牆理論」,在圍牆內的想出去、在圍牆外的想進來;有愛情的渴望自由、沒愛情的期望陪伴。人心複雜的程度真的遠遠超過我們彼此的想像,我開始分不清楚愛與不愛的定義,也不能衡量自己有多愛對方,像是要喜歡多少的才可以交往?諸如此類的問題竟然變得無法回答。因為不允許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談感情,所以每段愛情都必須是絕對的,但標準又被既混亂又模糊不清的內心給蒙蔽,拿捏分寸隱隱約約成為面對愛時的終極殺手。
愛情最終像是盤旋在四周的泡泡,透著虹光晶瑩地飛舞讓人目眩神迷,卻在某個高度選擇性破裂,僅僅殘留肥皂水微微地刺鼻味,我追逐它逝去的樣子像個傻子,不只一次問「為什麼不能坦率、勇敢一點呢?」,討厭因為顧忌而停止向前的自己。婷婷冷不防問我:「是她自己不夠愛嗎?愛是什麼?難道男女朋友就應該做什麼事情都在一起嗎?」我努力回想「愛」的心情,發現並不是因為是男女朋友就「應該」做什麼事情都一起,而是因為愛使得自己想跟對方在一起,「自然」做什麼都一起了。如果沒有「共識」的在一起,就談不上「一起」了,說完這番話很想替自己鼓掌,彷彿我還有對誰說「我只是想跟你在一起」的勇氣。
企鵝踏著搖擺的步伐排隊領取飼育員手上的魚,讓我想起16歲生日的生日願望:「和最愛的人到南極旅行。」暗想著或許自己能找到也曾經許下這個心願的人一起完成旅行也說不定呢!有時過分天真是「堅持」唯一的力量吧!^^
更多照片木柵動物園
2009/3/19
《謎 Riddle》
今年的花樣影展終於落幕了
去年底拍的短片《謎》總算是公開播放完畢
就把一系列的影片放上網路跟大家分享囉!^^
《謎》
這是我第一次到學校以外的場景拍戲
也是第一次用Final Cut做剪接
雖然還是有很多地方不夠好
但跨出的這一小小步也是很重要的!!
《幕後花絮》
拍片一定有很多漏網鏡頭
我想這人氣應該會比影片本身還高吧!
因為...很激情?!
《攝影集》
側拍的照片
看起來還真有那麼一回事
亂有質感一把的!
雖然很老套
但真的要再次謝謝有參與這部片的每個人
自己開始玩拍片之後
才知道辛苦
看似很簡單的東西都需要很多人的努力
希望很快又可以一起拍片囉!^^
去年底拍的短片《謎》總算是公開播放完畢
就把一系列的影片放上網路跟大家分享囉!^^
《謎》
這是我第一次到學校以外的場景拍戲
也是第一次用Final Cut做剪接
雖然還是有很多地方不夠好
但跨出的這一小小步也是很重要的!!
《幕後花絮》
拍片一定有很多漏網鏡頭
我想這人氣應該會比影片本身還高吧!
因為...很激情?!
《攝影集》
側拍的照片
看起來還真有那麼一回事
亂有質感一把的!
雖然很老套
但真的要再次謝謝有參與這部片的每個人
自己開始玩拍片之後
才知道辛苦
看似很簡單的東西都需要很多人的努力
希望很快又可以一起拍片囉!^^
2009/3/16
Say Good Bye
這個禮拜回台中
主要的目的是因為高中同學藍波要去英國一年
所以在我家簡單辦了行前Party
希望她在英國能好好活下去 ^0^
(心機鬼小咪,把藍波用成這樣自己卻維持完美的笑容。)
昨天四個女人吵鬧了一整晚
當然得喝酒助興一下
屎如說她在幻想未來我們四個也可以像慾望城市裡的四個女主角一樣
雖然個性跟路線差很多
卻依然是很棒的朋友
但我想我們討論的可能不是性或男人
而是互相羞辱的機會大些...
例如拿畢業紀念冊拼命嘲笑對方...超幼稚的0.0
(CHOYA的紫蘇梅酒,可惜藍波要開車....只能喝一點點。)
屎如不會喝又很愛喝
一杯就漲紅臉在旁邊發酒瘋
所以為了懲罰她沒把酒喝完
決定放一張她不知道在幹嘛的照片...
(為了保住小命...其實我們家屎如是很可愛的:證據)
最後免不了上演一齣十八相送
表達我們不捨之情...(有嗎?)
這一別就是一年之後才能在見面
不過想到藍波可以到我夢寐以求的英國
就羨慕到不行
看樣子我得好好計畫去英國騷擾的事宜才行啊!
(非常詭異的狀態,也太捨不得了一點。)
除了要祝福我們家藍波終於長大了
要出去自力更生
另外還要罵罵昨天缺席的小可愛...
一個月前就約好了怎麼可以放大家鴿子呢!
這是我們大家對妳的淚訴啊!小可愛~"~
(看在藍波是主角,放一張唯美的個人照...但妳本質上還是個神力女超人啊!)
註:藍波簡介--台北體院專攻散彈槍和步槍射擊,最喜歡的食物是鹹豬肉跟胡椒。力壯如牛但在家沒啥地位,目前在自家馬場做白工,月底將和美女姊姊前往英國學習馬術,希望大家都能祝福她。(已經死會...各位男性同胞...真是對不住了!)
更多照片藍波餞行Party
主要的目的是因為高中同學藍波要去英國一年
所以在我家簡單辦了行前Party
希望她在英國能好好活下去 ^0^
(心機鬼小咪,把藍波用成這樣自己卻維持完美的笑容。)
昨天四個女人吵鬧了一整晚
當然得喝酒助興一下
屎如說她在幻想未來我們四個也可以像慾望城市裡的四個女主角一樣
雖然個性跟路線差很多
卻依然是很棒的朋友
但我想我們討論的可能不是性或男人
而是互相羞辱的機會大些...
例如拿畢業紀念冊拼命嘲笑對方...超幼稚的0.0
(CHOYA的紫蘇梅酒,可惜藍波要開車....只能喝一點點。)
屎如不會喝又很愛喝
一杯就漲紅臉在旁邊發酒瘋
所以為了懲罰她沒把酒喝完
決定放一張她不知道在幹嘛的照片...
(為了保住小命...其實我們家屎如是很可愛的:證據)
最後免不了上演一齣十八相送
表達我們不捨之情...(有嗎?)
這一別就是一年之後才能在見面
不過想到藍波可以到我夢寐以求的英國
就羨慕到不行
看樣子我得好好計畫去英國騷擾的事宜才行啊!
(非常詭異的狀態,也太捨不得了一點。)
除了要祝福我們家藍波終於長大了
要出去自力更生
另外還要罵罵昨天缺席的小可愛...
一個月前就約好了怎麼可以放大家鴿子呢!
這是我們大家對妳的淚訴啊!小可愛~"~
(看在藍波是主角,放一張唯美的個人照...但妳本質上還是個神力女超人啊!)
註:藍波簡介--台北體院專攻散彈槍和步槍射擊,最喜歡的食物是鹹豬肉跟胡椒。力壯如牛但在家沒啥地位,目前在自家馬場做白工,月底將和美女姊姊前往英國學習馬術,希望大家都能祝福她。(已經死會...各位男性同胞...真是對不住了!)
更多照片藍波餞行Party
2009/3/14
在屋頂上流浪吧!
《在屋頂上流浪》Hallam Foe
影片年份:2007
出 品 國:UK
出 品:FilmFour
發 行 商:傳影互動
語 言:English
色 彩:Color
導演:
大衛麥坎茨
編劇:
Peter Jinks
演員:
傑米貝爾
蘇菲亞邁爾斯
希朗漢德
詹米西佛斯
莫里斯‧羅艾菲斯
傷痛帶給人們的是無法釋懷的苦澀,假使能夠躲在望眼鏡的鏡片背後,也許就不會受到傷害了。
《在屋頂上流浪》不斷強調「窺視」和「虛幻」兩種情緒,哈藍的世界一直停留在母親過世的時間沒有向前,沈溺在扭曲的憤怒和想念讓他開始產生情感上的偏執,不論是對繼母或是對和母親長得很像的凱特,兩者接混淆了哈藍對母親核對異性的感情核渴求,他終究要面對自己的現實和幻境,也必須面對自己的生活,讓記憶的時序能夠繼續向前推演。
望眼鏡、貂造型的帽子、彩繪自己的臉,在影片裡反覆出現的素材都是哈藍用來逃避現實和偽裝自己的東西,我們是否也靠著不同的東西來慰藉自己的寂寞與傷痛,說不定心裡的某個角落早已停留在過去的某個時間點上不再前進,拼命想要掩蓋然後遺忘,只是哈藍選擇將他自我的內心世界表露出來,而一般人則選擇隱藏內心真實的感受而已,我始終相信,成長必定在每個人身上留下數不盡的痕跡。
流浪異地、攀爬屋頂、棲身飯店頂樓的鐘樓,無法抑止地渴望凱特,故事的大綱其實就是他暗戀凱特的故事,充滿瘋狂、冒險和性,因為是姐弟戀所以讓我想到另一部片《東京鐵塔》,有趣的地方是相近的題材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呈現出的迥異結果,像是對成熟女性詮釋的角度、追求的生活與愛情到感情的結局都能看出兩者間不同的創作背景,不過單以劇情涵蓋的複雜度與深度《在屋頂上流浪》還是略勝一籌。
如果問我到目前為止我最想再去一次的城市是那,我一定毫不猶豫地回答:「蘇格蘭的愛丁堡」。混合了英式憂鬱搖滾和歐式浪漫風情,蒼鬱的草皮吐納著藝術的氛圍, 穿梭在古色古香建築裡的迴廊、樓梯就能感受到閉塞的幸福。而《在屋頂上流浪》這部影片帶給我和愛丁堡這座城市一樣的氣息,將我所有熱愛的素材全部展現在短短九十五分鐘裡,這是一部我願意放在心裡珍藏的電影,正如同我珍藏的愛丁堡。
在看了那麼多電影以後,漸漸能歸納出自己的喜好,在我眼中《在屋頂上流浪》幾乎符合我全部的期待,首先它的音樂完全符合我的胃口(幾乎看完就要上網訂原聲帶了),大量的英式搖滾樂、蘇格蘭傳統音樂Belle&Sebastian的曲風和帶點folk路線的樂團,時而絕望、迷幻時而俏皮、愉悅的配樂都緊扣著英國特有的文化和氣質,雖然配樂在電影裡的比重一直是很多評論爭論不休的重點,但配樂對我來說如同無法割捨的宿命,讓我欲罷不能。
再來是它混合了商業片和藝術片的兩種特質,商業、藝術在主流、非主流上一直僵持不下,雖然我也熱愛商業片那種特效、爆破和俗爛卻好看的情節,但在藝術電影裡投注更多商業元素才是我最愛的電影,現在的歐洲電影似乎越來越能達到這種境界,《在屋頂上流浪》不管在運鏡、攝影、剪接和氣氛的營造上都展現很高的美感,我特別喜歡它運用很多的濾鏡效果去拍攝,藍色、黃色、綠色、紅色產生出的色偏讓畫面透露出更細微的情感表現。其乎快乎慢的影像節奏充滿魔力,將特殊的異國情調發揮的淋漓盡致。
最後是故事本身是不是有更深刻的意涵?能不能表達出更完整的文化和議題?電影本身能否帶來思考的空間?劇本有沒有讓人會心一笑的小巧思?這些都是我關注的焦點,也許有人覺得看電影如果需要思考未免也太累了,可能因為自己大多數的時間都在放空和神遊,所以覺得看電影有東西可以思考和感受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吧!總而言之,《在屋頂上流浪》是我今年為止看過不一定是最好卻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強烈推薦給熱愛英搖的你。
BTW電影裡的男主角很可愛,女主角也很正喔!
2009/3/11
一定要三選一嗎?
最近被問到個有趣的問題,之後我竟然很認真的思考起來。(果然是個無聊女子…)
Q:「出軌」、「外遇」和「劈腿」的差別是?
先就辭彙來解釋---
出軌:火車、電車行駛不慎脫離軌道,又引申為言行超出常規。
外遇:有配偶又與人有超友誼的關係。出自清.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婦固妒悍,以為夫有外遇也,憤不可忍,遽以擔痛擊。」
劈腿:一種武術或舞蹈動作。將兩腿撐開成一字貼於地面。另一解釋為將腿張開成八字,是汙辱女性的話。出自《金瓶梅》第二十三回:「我聽見五娘教你醃螃蟹,說你會劈的好腿兒。」
注一:因為尚有還有一個辭彙叫「精神外遇」:泛指在婚姻關係外,與第三者發生精神層面而非肉體關係的情愛行為,所以外遇本身應該就包含肉體關係。
注二:如果按照上面的解釋來看劈腿的用法其實有誤,所以我又往上推敲了一下,我想用劈腿來指感情不忠的說法應該先源自「腳踏兩條船」:比喻人投機取巧,兩方討好。又當心意不決、猶疑難定來使用,而劈腿的用法則是取踏兩條船的動作而來。
有了以上的解釋作為基礎就可以認真的討論這三種行為實際上的差別了。
若把以上三個辭彙都假定在男女情感的忠誠度上來分析。
不忠的程度應該是外遇>劈腿>出軌。
因為外遇已經是一個明確的形容,而且看來適用在雙方已有婚約的狀況之下還與第三者進行超友誼的行為,時間長短不一定,交往深淺也很難說,說不定對方都已經替自己的配偶生孩子了哩!
再來是劈腿,因為劈腿隱含了心意不決、猶疑難定的情緒,所以應該適用於雙方還在交往的時候,其中一人在兩個對象間兩面討好、猶豫不決的狀況,不過這個狀態是否涵蓋先來後到的道德觀念呢?畢竟沒有婚約,人人都有選擇權的感覺。
最後是出軌,從出軌的解釋看起來就不拘泥於有沒有婚約,只要是超出常規的舉止都包含在內,範圍比較廣泛罪行感覺也可能比較輕微,偏向短暫、一時衝動的行為,小至牽手大至一夜情、逢場作戲應該都算屬於這個辭彙可以使用的範圍。
在了解上述說法之後,大家都找到形容自己情感關係的正確辭彙了嗎?我想我這輩子都跟外遇和劈腿無緣,因為人只有一個腦、一個心,要同時Follow兩個人、兩段感情實在太辛苦了,所以個人比較喜歡「出軌」這個詞,畢竟本身就是個容易失控的傢伙,而且言行超過常規可能違反道德但是也有可能不含有對感情不忠的成份吧!但如果有人會在這種關係、情感裡受傷,我都不太贊成有以上三種行為發生啦!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解答我同學的問題~!
2009/3/9
Black Bird Fly新入荷
(買了新的限量色紅色,我對紅色真是一點抵抗力也沒有...。)
回想起買小黑鳥(BBF)的經驗,就是所謂一見鍾情的衝動購物吧!也不想想自己有幾兩重,毅然決然地要讓它成為我暌違十年後的第一台底片機。目前為止我弄砸了兩捲底片,第一捲是因為成功率太低,我不曉得小黑鳥在暗處拍攝完全沒輒,(說是暗處也只是我的房間)所以幾乎所有的照片都沒洗出來…。第二捲是過片出了問題大卡住,我竟然很慌張地把底片盒打開(真的跟底片很不熟),結果理所當然的曝光光…,真丟臉啊!
小黑鳥開啟我對底片的興趣,因為用底片拍照樂趣多啊!說起上一次使用底片相機應該是國小的時候吧!小時候只知道照相是為了洗出照片做紀念,自從有了數位相機和電腦,底片機自然不知道被淘汰到哪去,一直到前些日子想買台底片機來玩,本來是打算買Holga 135,它價錢合理看起來也不錯,但去看相機時看到這台Black Bird Fly就完全投降(我果然還是看外表的膚淺女人…),加上他可以換三種拍照模式(一聽就知道是在找理由 ﹦口 ﹦)就決定敗了。
Black Bird Fly是日本SuperHeadz公司在2008發表,一台結合120TLR做出的雙眼腰平相機卻使用一般135的底片,洗出來的照片還帶著一點lomo色調,不過最有趣的還是它腰平相機的拍照模式,觀景窗在上頭,每次要拍照不是把相機拿到眼前而是頭低低的看,我對於用小黑鳥看出去的世界異常著迷,有些微變形還左右相反,剛開始還真是不知所措,移來移去找不到自己要拍的東西跟角度,不過多用幾次之後發現看東西的角度會變得不一樣,真的很有趣。
而且我很喜歡它按快門的聲音跟過片的聲音,雖然過片的聲音不是真的很特別,但對於一個使用數位相機十幾年的人來說,這聲音真是有趣極了。但讓我著迷的還是洗照片的樂趣,完全不知道成品成不成功、長得怎樣,我想玩底片機的樂趣莫過於拿到照片時帶來的驚喜吧!
(BBF的三種模式。)
可以拍出135、120和底片三種相片模式,也有重曝的功能,不過還是有些缺點,像是橫式的照片就不好拍也不太好攜帶,光圈的選擇性有點少,(只有晴天跟陰天兩種…)所以如果用100的底片室內跟光線不足基本上都洗不太出來,再來就是一定要兩手操作,像我這種拍照習慣不太好的人會有點不習慣,當然底片跟沖印費也是額外的開銷(不過這是不管哪台底片機都一樣啦!),我想我很可能再敗台LOMO LC-A吧!不過它的價錢…所以就等等看有沒有有緣的二手機囉!
結論:人的慾望果然是無止境的…。
以下是我用小黑鳥拍出來的第一批照片,新手上路請不要太苛責我!^^"
更多照片☆Black Bird Fly☆
Black Bird Fly官方網站(很有質感)
進入網站點選Detail裡面的「 必要な機能だけに紋ったカメラ」,有相機的近距離照片跟功能介紹。
2009/3/7
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
《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Born Into Brothels: Calcutta's Red Light Kids
影片年份:2004
出 品 國:India / USA
發 行 商:春暉電影
語 言:Bengali / English
導演:
澤娜布里斯基
編劇:
羅斯考夫曼
澤娜布里斯基
羅斯考夫曼
小朋友們的名字:
Avjit、Gour、Kochi、Manik、Puja、Shanti、Suchitra、Tapasi
擁有選擇自己的權力,多數人陷在過多的選擇裡像隻無頭蒼蠅最後因為貪心反而失去更多。我們幾乎無法想像沒有選擇的生活長得如何,像是生在印度加爾各答紅燈區裡的小孩,若是女孩似乎就逃離不了與母親相同當妓女的命運,男孩彷彿也籠罩在父親影子下,人生最終走向和皮條客、性、酒、毒品有關的字眼,貧窮和沒有受教權讓他們沒有掌握命運的權利。
病態的惡性循環和文化背景緊緊相扣,這些能被推往更龐大討論的議題卻不能得到改善,他們活在屬於那塊土地上的理所當然中,而我們也活在理所當然的幸福裡而不自知,雖然我不喜歡用比較的態度去看每個國家獨樹一格的生態和民族性,但如果把擁有的、失去的當作理所當然,就無法改變。
改變就像一個定律在世界蔓延著,能否抓住其間的脈動找到關鍵,用轉念的心態讓改變往更好的方向去變得很重要,或許我們都在等待一個徵兆、一個啟示、一個管道去發現世界的美好。在《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中我看見這股溫暖的力量。它不僅僅只是拍攝紅燈區中的悲慘、貧窮、墮落和無可奈何這些灑狗血的話題,而是透過生長在這個地區的小孩看見一個隔絕和封閉的世界,透過孩子們手中的相機尋找在他們心中描繪的世界。
就算遇到困難、悲傷也能用觀景窗找到傾訴的出口,更重要的是拍照帶給他們心境上的轉變:「可以選擇的權力。」,選擇要拍攝的景色、場景、構圖及激發變動的創造力,在看似沒有希望和渾噩生活中,創造力是避免人們走向麻木、窠臼的唯一方式,也能是擁有希望的力量,這是本片最富有生命力和吸引人的地方。
這個月我開始迷戀觀景窗看出去的世界,還記得有個老師曾經跟我說她後來不喜歡攝影的原因,她說相機再怎麼樣也不能把眼睛所見的東西完整記錄下來,我覺得頗有道理,但最近我發現攝影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不能記錄下全貌,所以我們能安排、創造自己的想法,賦予照片更多故事性,不再只是記錄而已。想想能將一剎那的意念創作下來,真是件神奇的事情啊!
《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以類紀錄片的方式呈現,因為攝影機的關係很多畫面粒子很粗也不是很清楚,雖然故事是真實的但仍經過劇情的安排而呈現出一個事件,當然拍攝也包含不少希望大家關注這個社會議題的目的,在我看起來有些東西還是過度消費這群孩子,但是並無損於影片本身帶來的感動和震撼,最重要的是他確實改變了一些人,即使最後的影響仍舊微乎其微,但這才更符合現實的狀態吧!因為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能預料到最終的結果。
影片開始我一直在思考Zana Briski進入這群孩子的生活並且企圖去改變現狀是不是好事,因為用外界眼光去插手別人的人生,更可能發生的情況是給他們希望卻沒有能力幫助他們延續希望,如果沒有抱持著奉獻一生的決心而貿然介入的後果是什麼?不過最後我想,「本來就沒有一種付出可以期待結果的」。如果是這樣,我們也許不能苛責任何形式的付出,起碼嘗試付出比吝嗇於付出來得有力量。
2009/3/3
死亡的送行者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Departures
影片年份:2008
出 品 國:Japan
出 品:Amuse Soft Entertainment
發 行 商:雷公電影
語 言:Japanese
色 彩:Color
導演:
瀧田洋二郎
演員:
本木雅弘、廣末涼子、山崎努、吉行和子
死亡不是結束,而是開啟下一段旅程的一扇門,就和星期日一樣中性,可以是起點、終點或只是循環上的一點。
看完《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後,被深刻的原諒、包容和坦然緊緊擁抱,對我來說這部電影就像一位「送行者」引導我走出生命的迷惘和憤怒。一個人歷經幾次生離死別的無常,漸漸連握在手上、映在眼簾的東西都覺得不真實,每每看著鏡子、相片中的自己也彷彿陌生人般,不確定自己生與死的界限和差別,從此「死亡」的陰影就如影隨行,直到大四開始選了門「西藏生死學」的課,才發現死亡其實充滿重生的希望。正因避諱死亡、逃避死亡並不能遠離死亡,如何正視別人也正視自己的死亡才是真正遠離「死亡」給精神上帶來的折磨。
我不喜歡醫院裡瀰漫著的磨難氣味,也不喜歡台灣喪禮上敲敲打打的儀式,殯葬業就像無價的黑市,販賣人類對於死者五味雜陳的情感,我們究竟是抱著希望死者好過的心情還是充斥著讓自己安心的思緒去進行一連串讓人摸不著頭緒的禮儀呢?我參加每場葬禮都這樣問自己,因為我沒有從死亡上學習到面對死亡,大概是孝女白琴、五子哭墓這些老祖宗留下的刻板印象,讓參加葬禮的人不是面容哀戚哭得死去活來就是百般無聊東張西望,把葬禮當作是交際應酬的禮儀和場所,讓我無法將葬禮和死亡意義有所連結吧!
所以在看《送行者》時內心一直悶悶漲漲的,覺得自己好像快要體悟死亡帶來的影響,卻又得和自己多年來建立的觀念拉扯。終於,我在電影散場時找到答案,我發現電影裡的人都在對方死亡時才體認到擁有的珍貴,才願意重視內心壓抑的情感,其實與其在別人死後用莊重、柔軟的心去懷念,不如想怎麼珍惜和愛還在身邊所有的人,尤其對瀕臨死亡的人,更應該帶著更多體貼和設身處地的心去陪伴,不要因為害怕失去而選擇放棄,放棄一個正面臨死亡的人。這才是我們必須在死亡裡學習的事情,如同大悟在禮儀師的工作裡找到面對生命的態度,我相信美香也在死亡中體會到死亡帶給亡者和生者的價值。
而單就一部電影而言,《送行者》也讓我內心的十大有點動搖,除了它吸引人的情節、內涵之外,演員的表現、拍攝的畫面和手法、幽默風趣的對白、橋段和優美的配樂都很合我的胃口。現在比起高成本、大製作的好萊塢巨獻,我更喜歡日本電影的淡雅與詼諧,充滿創意的簡單故事、安插的可愛事件反而更能讓我會心一笑。也許有人覺得沒有爆破、追逐和特效的片不需要走進戲院觀賞,(其實我以前也這樣啦!)只是後來發現如果花將近三百塊進戲院看一齣為爆破而爆破的電影,其間還要耐著性子克制自己頭腦思考不然就會想飆髒話,還不如選擇一部能讓自己身心靈舒適或是能幫助自己僵化腦袋思考的電影,才是進電影院的生存之道啊!
2009/3/2
女人的情趣
2009/3/1
青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