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3/7
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
《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Born Into Brothels: Calcutta's Red Light Kids
影片年份:2004
出 品 國:India / USA
發 行 商:春暉電影
語 言:Bengali / English
導演:
澤娜布里斯基
編劇:
羅斯考夫曼
澤娜布里斯基
羅斯考夫曼
小朋友們的名字:
Avjit、Gour、Kochi、Manik、Puja、Shanti、Suchitra、Tapasi
擁有選擇自己的權力,多數人陷在過多的選擇裡像隻無頭蒼蠅最後因為貪心反而失去更多。我們幾乎無法想像沒有選擇的生活長得如何,像是生在印度加爾各答紅燈區裡的小孩,若是女孩似乎就逃離不了與母親相同當妓女的命運,男孩彷彿也籠罩在父親影子下,人生最終走向和皮條客、性、酒、毒品有關的字眼,貧窮和沒有受教權讓他們沒有掌握命運的權利。
病態的惡性循環和文化背景緊緊相扣,這些能被推往更龐大討論的議題卻不能得到改善,他們活在屬於那塊土地上的理所當然中,而我們也活在理所當然的幸福裡而不自知,雖然我不喜歡用比較的態度去看每個國家獨樹一格的生態和民族性,但如果把擁有的、失去的當作理所當然,就無法改變。
改變就像一個定律在世界蔓延著,能否抓住其間的脈動找到關鍵,用轉念的心態讓改變往更好的方向去變得很重要,或許我們都在等待一個徵兆、一個啟示、一個管道去發現世界的美好。在《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中我看見這股溫暖的力量。它不僅僅只是拍攝紅燈區中的悲慘、貧窮、墮落和無可奈何這些灑狗血的話題,而是透過生長在這個地區的小孩看見一個隔絕和封閉的世界,透過孩子們手中的相機尋找在他們心中描繪的世界。
就算遇到困難、悲傷也能用觀景窗找到傾訴的出口,更重要的是拍照帶給他們心境上的轉變:「可以選擇的權力。」,選擇要拍攝的景色、場景、構圖及激發變動的創造力,在看似沒有希望和渾噩生活中,創造力是避免人們走向麻木、窠臼的唯一方式,也能是擁有希望的力量,這是本片最富有生命力和吸引人的地方。
這個月我開始迷戀觀景窗看出去的世界,還記得有個老師曾經跟我說她後來不喜歡攝影的原因,她說相機再怎麼樣也不能把眼睛所見的東西完整記錄下來,我覺得頗有道理,但最近我發現攝影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不能記錄下全貌,所以我們能安排、創造自己的想法,賦予照片更多故事性,不再只是記錄而已。想想能將一剎那的意念創作下來,真是件神奇的事情啊!
《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以類紀錄片的方式呈現,因為攝影機的關係很多畫面粒子很粗也不是很清楚,雖然故事是真實的但仍經過劇情的安排而呈現出一個事件,當然拍攝也包含不少希望大家關注這個社會議題的目的,在我看起來有些東西還是過度消費這群孩子,但是並無損於影片本身帶來的感動和震撼,最重要的是他確實改變了一些人,即使最後的影響仍舊微乎其微,但這才更符合現實的狀態吧!因為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能預料到最終的結果。
影片開始我一直在思考Zana Briski進入這群孩子的生活並且企圖去改變現狀是不是好事,因為用外界眼光去插手別人的人生,更可能發生的情況是給他們希望卻沒有能力幫助他們延續希望,如果沒有抱持著奉獻一生的決心而貿然介入的後果是什麼?不過最後我想,「本來就沒有一種付出可以期待結果的」。如果是這樣,我們也許不能苛責任何形式的付出,起碼嘗試付出比吝嗇於付出來得有力量。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